隨年齡增加自動調降風險性部位
人生週期型基金的投資週期涵蓋整個人生的投資期間,也就是說,如果我們選擇了人生週期型基金作為投資工具,那最好就是一直持有這種投資型態,而不要經常轉換,否則就失去了人生週期型基金的長期投資風險配置意義,更可能也因此失去了絕佳的長期投資報酬率。
以私校於2017年9月推出的人生週期型基金之配置為例,來說明年齡與風險承受的關係。37歲以下的教職員,因為風險承受力較高,所以100%投資於積極型的投資組合;38∼43歲的教職員則將積極型投資組合的比重微降為80%,並配置20%的穩健型投資組合。
依此類推,50∼51歲者,積極型與穩健型的配置比例分別為20%與80%,52∼53歲者,因為逐漸接近退休年齡,故100%配置於穩健型投資組合,也就是同時兼顧報酬與風險的平衡性;54∼55歲,穩健型與保守型的配置比例分別為80%與20%;60∼61歲者,穩健型與保守型的配置比例分別為20%與80%;62歲以上者,因已非常接近65歲的退休年齡,此時並不適合承擔過高的報酬率波動風險,所以應以追求本金的保障為主,故100%配置於保守型投資組合。